改革開放以來,深圳鈑金加工產業抓住歷史機遇,靠三來一補貿易起家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今天的深圳零件加工業,也面臨了不少的外部挑戰。比如環境污染、 能源短缺、交通擁堵,很多精密零部件企業開始外遷來對付挑戰。其實,這個問題不是短期能解決的,應該產業內部和外部尋找解決辦法。
對于深圳鈑金加工產業來說,產業內部來應對外部挑戰,就是要加強精密五金加工技術的自主創新,發展智能化加工技術、信息化加工技術,補齊傳統精密零部件技術上的短板。這既是行業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,也是應對零件加工國際競爭的必然之路。加工業的利潤在收窄,必須在技術上尋求突破。
一個城市的營商環境,決定了零件加工產業的發展程度。環境污染、 能源短缺、交通擁堵等外部挑戰,和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密切相關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修好路,就是在改善營商環境,深圳鈑金加工產業就會自動獲益。有些精密零部件企業搬到深圳以外的城市,都會首先考察當地的基礎設施。
在深圳鈑金加工企業看來,理想的不擁堵城市,道路面積應該占城市面積25%。這樣的比例,不要說是珠三角地區,其實在其他城市也不現實。按照這個比例,最好的城市大概是廣東的江門,道路占城市面積的20%。但是江門的零件加工產業跟深圳比,還是有很大的差距,整體營商環境還需要提高。